公司证券简称刚刚完成变更的“天邦食品”近日同90余位机构投资者作了交流,其中回应了同时出售种猪业务控股权的原因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据我了解南京史记只要满足条件肯定是希望能单独上市的。时间节点暂无规划,会持续关注比如新三板、精选层、科创板等的机会。”天邦董事会秘书章湘云女士透露。
6月21日,天邦宣布拟将全资持有的主要从事种猪业务的史记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由史记生物管理层和员工为主导的持股平台,股权转让价格为10.2亿元——意味着史记生物的整体估值为20亿元整。
章湘云称,史记从天邦剥离的资产包括了核心场、公猪站,以及部分的祖代猪场,其未来业务将聚焦在祖代、曾祖代、父母代种猪以及种猪精液的提供上。
种猪属于天邦的一项优势业务,对于出售控股权的原因,章湘云透露,天邦年初曾考虑出让少数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未来能够分拆上市。但在此期间,公司虽然接触了不少投资者,但很多机构投资者对种猪业务了解不深,对周期性行业比较谨慎,以及新冠疫情对推进速度有影响,预计到6月底都很难促成交易。
而史记生物的管理层一方面希望帮公司解决补栏扩产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业务有信心,于是决定牵头来做这件事,也让后面的投资人更有信心来参与投资。方案经过董事会讨论后,最终同意由史记管理层来接手。
那未来种猪市场化交易后会否增加天邦的生产成本?章湘云称,公司对此做过一些测算:首先近期天邦购买史记较多的是种猪精液,购买母猪需求不大,因为母猪场建场时出于生物安全的考虑,会给每个场配15%左右的祖代猪,尽量实现自我更替,因此不会太影响成本提升。至于后续新投产的场再从史记购买导致的成本增加,则可以通过对猪场舒适度的改造、母猪场效率的提升来对冲掉。
对史记而言,原本其主要产品是以成本价内供给天邦,偶尔有外销,这导致了史记公司缺乏动力,激励程度也较低。“从国外看,领先的种猪公司比如PIC等都是独立发展的,市场化也更有利于公司进步,如果一直停留在公司封闭体系内,活力和动力将逐渐匮乏。”曾任PIC中国财务经理的章湘云指出。
其还表示,总体来看,天邦的育肥业务依然会和史记保持合作,公司种猪基因依然会保持较高水平。史记也可以依托天邦平台,实现供应链的饲料、兽药、疫苗采购优势,史记优秀的种猪天邦也会以稍微溢价的方式进行回收。
据介绍,未来天邦将重点聚焦生猪养殖育肥环节,保证为后续屠宰和加工提供高品质猪源,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养殖和食品板块,实现公司未来转型。而史记进行市场化后,基因面向市场推广就意味着市面上会有越来越多满足天邦要求的猪源提供,未来天邦也可以回收这些史记客户的猪来进行屠宰加工。
“总体上来看,这是一个结合了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战略上符合天邦的发展、能实现双赢的合作。”章湘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