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食记AgriPost.CN 反刍 如何才能生产出好牛奶?专家回应标准和规模之争

如何才能生产出好牛奶?专家回应标准和规模之争

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生鲜乳标准是食品安全问题吗?小规模生产经营是不是就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走向奶业强国之路还有多远?在8月27日于上海开幕的第七届勃林格奶牛论坛上,多位业界专家就相关热点话题分别作了回应或阐释。




据了解,经过十余年的砥砺“前行”,我国奶业的平均营养品质和卫生指标不仅大幅高于国家标准,而且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2018年全国生鲜乳乳蛋白抽检的平均值为3.25,规模牧场达到了3.36,均显著高于2.80的国家标准;同期全国监测的生鲜乳平均菌落总数为29.5万CFU/毫升(规模牧场为7.2万CFU/毫升),明显低于200万的国家标准以及美国、日本等国50万的标准;体细胞数全国监测数据的平均值约为33万(规模牧场为22万),亦显著低于美国75万和欧盟40万的标准。



在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研究员看来,标准出台有其历史原因,重要的地方不在其高低,而应根据当下生乳用途进行分级规范。如据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只有乳蛋白指标高于3.1、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分别低于5万和30万的特优级生乳才适用于生产优质巴氏灭菌乳。



王加启



这也是由王加启领衔的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当前正在推动的“优质乳工程”中的一项内容。他认为,生命健康就在于日常食物中,这已在今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部分印证——婴幼儿感染的概率极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主要食用奶粉,而其中的乳铁蛋白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事实上,他指出,牛奶是一个天然的营养库,具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均衡且易于吸收。



而不断提高牛奶质量将是奶业发展的最终归宿。“这体现的不只是其经济性,而是健康性、社会性。”王加启表示。



据介绍,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的55家乳品企业实施了“优质乳工程”,其中30家已通过验收。该工程致力于通过推动原料鲜活本土化、加工工艺低碳化、奶类产品优质化和国民消费理性化来实现奶业振兴。



其中加工工艺的低碳化正是基于原奶的优质化——通过去除闪蒸工艺、降低杀菌温度(从95℃到75℃),以及减少污水排放,一个日加工量100吨的乳品厂每年可因此节约成本约100万元,避免了优质乳的“贵族化”。



王加启还以光明乳业的“优倍”产品为例,指出了奶类产品优质化的途径。借助于优质生乳、绿色工艺和品质评价,“优倍”产品不仅实现了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过氧化物酶等的指标提升并在产品包装上加以突出,产品销售额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走出了一条从技术引领到标准引领、再到品质引领的发展之路。



发展现代奶业的国际经验


李 栋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在会上介绍到,2019年,中国奶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标准化、规模化牧场已经成为发展主流,我国奶牛场(户)均存栏奶牛166头,同比增加12头,增幅7.2%;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4.0%,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近45个百分点,奠定了现代奶业发展的硬件基础。



2020年以来,虽然新冠疫情让奶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但牧场建设的步伐未曾松懈,多家乳企加快对奶源地的“跑马圈地”,万头牧场项目纷纷上马,尤其是头部乳企频频出手收购,乳企上游规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显。



来源:中国奶业协会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玉满研究员指出,虽然行业的集约化日益明显,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2008-2019年间的牛奶产量基本属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因为2008年以前奶业生产的增速主要依靠的是中小牧场,之后由于大批中小牧场的退出,奶业生产的增长失去了动力。



其坦承,散户和中小牧场主动退出或被动淘汰的根源是信心丧失,包括有的不能做到诚实守信,或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虽然小规模生产经营更多的是质量问题而非安全问题。



但大牧场模式也有其负面影响,如种与养分离,使得粪污处理难;投入大、折旧高,外部依赖强;以及人文关爱少,动物福利低等。在更宏观层面,大牧场模式还会使农民被迫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土地成为硬约束,产业规模扩张难;乳品“贵族化”制约了消费规模扩张;以及成本高企,行业国际竞争力将长期趋于下降。



刘玉满



刘玉满认为,我国可借鉴发展现代奶业的国际经验,以家庭牧场为中心,推动其种养一体化、适度规模化和奶农组织化,如此才能实现种养良性循环,农民就业增收及有计划地生产、有组织地分配和更有效地保护。



“发展理念决定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决定政策设计,政策设计决定发展方向,发展方向决定产业兴衰。”刘玉满强调,实现奶业强国目标并非易事,期待我国牛奶产量能在家庭牧场的支撑下再上新台阶。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联络 editor@agripost.cn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https://www.agripost.cn/2020/09/01/how-can-we-produce-good-milk-experts-respond-to-the-debate-over-standards-and-scale/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7810309854

邮箱: contact@agripost.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