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食品日前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由于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其截至6月30日的上游屠宰年产能较年初减少了290万头至5225万头。
与此同时,因为猪肉价格处于下跌周期,其管理层调整策略,在屠宰量上从后追赶,公司上半年的屠宰量达到约324万头,同比增长27.0%。
据此计算,雨润上半年的屠宰产能利用率仍仅为6.2%。
雨润在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的年产能维持于31.2万吨,与年初相持平。
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依然是其整体业务发展的重点,上半年分别占到公司上、下游业务收益的90%。其中冷鲜肉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9%至45.26亿港元,低温肉制品增长14.2%至10.71亿港元。
在上游屠宰业务方面,雨润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毛利率分别为4.1%和-0.9%,对比上年同期分别为3.5%及-2.3%。生猪价格下调为冷冻肉的毛利率带来正面影响。
在下游深加工肉制品方面,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为19.1%,与去年同期的19.2%相若;高温肉制品毛利率则为30.1%,比去年同期的25.8%上升4.3个百分点。
雨润还称,其在2018年3月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中再度蝉联冷鲜肉、低温肉制品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冠军,分别连续二十年及连续七年夺得冷鲜肉、低温肉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
尽管如此,雨润上半年仍录得5.42亿港元的亏损,较上年同期亏损5.52亿港元略有收窄。
债务违约问题突出
雨润食品称,其未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合计为73.28亿港元,其中71.54 亿港元银行贷款将于一年内到期。而2018年上半年,其共有56.96亿港元的银行贷款出现了违约。
与此同时,其员工也在继续流失。截至6月30日,雨润在国内和香港合共聘用员工约1万名,较年初减少约1000人。
公司称其一直在积极解决有关问题,包括与银行商讨到期贷款的续贷安排,通过削减成本及资本支出以监控现金流量,采取措施加快收回应收款项的速度,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以及为若干非核心资产寻求买家。
据了解,从2015年中起,雨润一直努力寻找潜在策略性投资者,期间也有多家公司对其整体业务提出策略性投资建议。目前有数家潜在策略性投资者初步与其进行商讨,暂未达成最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