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食记AgriPost.CN 综合 动物福利:困惑背后的理性

动物福利:困惑背后的理性

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去开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其中有很多议题都与动物福利相关。听到的观点很多,但在与同行交流之后,我发现大家对如何推进动物福利都还处于困惑的阶段。



“你又不是动物,你怎么知道动物到底是如何感觉?”几次论坛和调研下来,我听太多人提出过类似的问题。真的恨不得自己学会一门动物语言,去跟它们问个清楚。



在2018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北京共识》正式发布后,我们在动物福利领域看到的是比较两极化的情况——理念宣传进展迅速,实践操作困惑迟缓。从科研人员到养殖企业,对动物福利的概念都能较好地接受,困惑主要集中于要不要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这说明什么?是中国推广动物福利行动不力、不达预期?我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一方面,各地开展的试点项目产生的结论尚不完整,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也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家禽等子行业已经出现了销售渠道倒逼行业标准提升的趋势,相应的商业决策都可能因标准而变,博弈在所难免。



再考虑到养殖设施的升级改造本身涉及到巨大的成本,而升级之后的产出能否在市场上取得计划中的溢价又是一个未知数。由此看来,行业性的困惑真的是再正常不过。



有困惑,反而说明全行业都在认真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动物福利,以期做出理性的商业决策。



最大动力或来自消费者



我们都知道,动物福利即动物的康乐,是指维持动物生理、心理健康与正常生长而为动物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动物福利的实现,贯穿于畜牧业价值链当中,从遗传育种的早期阶段,再到动物住所的设计、管理,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及至人道屠宰等多方面。



这个概念能被接受和认可,其实与人类的诉求有着密切关系。食物品质的下降、抗生素的滥用、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这些都是人类生存延续必须关注的问题。正是消费者意识到了动物福利与人类福祉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这一概念才越来越多地被各国消费者接受,进而成为了畜牧业的新的行业标准。





但在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动物福利在消费者心中的理解程度也有很多大的差别。一些欧美消费者强调动物福利,可能是因为生命平等、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情怀,而在中国则更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无添加食品的消费诉求。



一些调研结果也非常说明问题,比如简单问消费者是否支持提升动物福利,那会得到相当比例的“支持”,但如果再追问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动物福利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那说“愿意”的比例就会出现下降。



最终为动物福利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动物福利产品只有保证更高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才有可能打动消费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消费者的态度或是决定动物福利推广进程的最根本因素。



谁是中国实践的急先锋





消费者最熟悉的可能是网上的生鲜电商,这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对进口食品、无公害食品、农副特产的追求,让生鲜电商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吃货”客群,动物福利相关的标签也成功给贸易企业和生产者带来了溢价。



在生产端,农牧业大省也已开始发力,推动自己拳头产品的动物福利标准。





早在2016年,山东省就出台了地方标准《肉鸡福利屠宰技术规范》。山东省肉鸡养殖数量占全国20%以上,居全国首位;鸡肉出口更是占全国半壁江山,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据悉,这一标准经过三年的推广,在山东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对于解决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进而导致鸡肉淤血和微生物污染严重、断翅断骨比例大、鸡肉类PSE肉发生率高、保水性和色泽差等问题有极大帮助,使中国鸡肉及制品可更加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我还了解到,山东省目前也在考虑推出肉鸡(蛋鸡)饲养环节的动物福利标准。但参与这一项目的专家表示难度比之前推广屠宰标准要大很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童海兵研究员有过估算,目前我国家禽的传统笼养比例达到了92%、93%以上。要把这么大规模的现有生产设施淘汰,除了经济账之外,是不是必须要引进福利养殖,以及福利养殖跟笼养是否有根本上的冲突,这些都是现阶段的行业相关方要考虑的问题。



福利推广不能仅凭情怀





就笼养还是散养,立体笼养还是平常饲养,产业界就已经是争议不断。大家情感上都愿意看到畜禽回归自然放养的和谐画面,但在现代农业当中,我们肯定不能凭借情怀去改造整个产业链。



先从学术层面说,如沙浴究竟是个原始陋习,还是鸡生活福利的必须,这事情鸡不说话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但从学术角度看,把鸡从散养改为笼养,鸡的卫生状况和发病率都有改善。





再从市场角度说,目前不管是“土鸡蛋”还是“走地鸡”,加上这种标签就可以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溢价,但如果更多养殖场转向这种营销思路,那市场的溢价还能有多少?



在推动动物福利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算经济账,因为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账本,大家要在这里找最大公约数。



中国最大的蛋品加工企业——苏州欧福蛋业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韩太鑫在近期会上的一个发言我非常认同。他说,动物福利其实是个产业链,如果完全做情怀,整个产业链是没法做下去的。



我们看到,现在对于福利标准的探索,一方面是集合全球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是通过研究实验,对比不同饲养方式对动物性状表达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能否推动畜牧业的盈利水平再上台阶。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联络 editor@agripost.cn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https://www.agripost.cn/2019/10/25/animal-welfare-the-rationality-behind-the-confusio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7810309854

邮箱: contact@agripost.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