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变化,10-11月,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生猪全产业链分析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到河南、重庆、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了调研,显示疫区解封和新疫情发生并存,国内生猪生产供应形势仍较为严峻。
据介绍,主产区河南整体压栏情况较为严重,但暂时没有出现大规模淘汰母猪的情况,育肥猪价格低、仔猪外调受限导致企业资金回款困难是当前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销区上海和北京生猪产能急剧萎缩,但临近生猪主产区,白条调运保障了猪肉供给充裕。
河南种猪和仔猪以外调为主,压栏严重。据对养殖企业的调研,河南整体二元母猪产能在400多万头,商品猪产能在1.1亿头左右,其中60%左右的产能需要外调。河南的育肥猪外调主要运往浙江、上海和四川,10月份一般是大猪运往四川最多的时候,而且越大的猪价格越高,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生猪外调受阻。
仔猪外调在河南外调中占比也较大,主要运往山西、河北和甘肃等西北和北部地区,其中一家种猪企业70%调往陕西和山西,当前只能在省内销售,压栏严重,仔猪压栏率达到40%。
尽管当前河南生猪产品调运已解禁,但养殖户压栏依然存在。至于压栏原因,朱增勇称,一是由于活猪价格较低,养殖户有观望情绪,期待10月初生猪产品解禁和11月初活猪全面解禁后价格回升;二是存在一定程度销售困难,经纪人收购量减少;三是超过280斤的大猪省内屠宰场机器无法屠宰也无消费市场,经纪人拒收超大猪。
压栏、银行借贷收紧和社会资金减少造成养殖企业资金回款出现一定困难。目前部分养殖企业的资金出现紧张,已经出现饲料厂赊账及借贷的情况。有养殖企业因为前期扩张速度较快,目前已经资不抵债,仅疫苗一项就欠款达到80万元。如果活猪出省调运不解禁,周转资金困难将会是部分养殖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不过,调研的大部分大型猪场均表示公司不会受疫情行情影响,仍将稳步推进自己的扩产计划。重庆一家自繁自养公司计划年出栏仔猪达40万头,其中1/3公司育肥,2/3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放养。其目前正在贵州建设两个新场,但由于受到贵州疫情发生后禁调影响,便采用了“以苗换苗”(即公司在贵州的母猪场销售给贵州另外一家公司在当地的猪场客户,贵州公司在重庆的种猪场销售给重庆公司的客户)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也有少数企业趁今年上半年的机会优化母猪胎龄结构,以降低负债率,做好过冬准备。小型猪场和散户则均存在上半年行情不好时淘汰母猪的情况,有的甚至开始淘汰带仔母猪和后备母猪,以缓解资金问题。
总体看,河南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较高。当前其规模场产能占比超过30%,300-600头母猪存栏养殖户已经成为河南主要的养殖群体。而目前大部分规模化养殖主体对后市较为乐观,后续产能投放偏积极,成型企业目前的母猪配种率达80-90%。
据了解,河南自繁自养型主体的MSY都在18-20左右(110公斤出栏),PSY为20-24,规模场单位成本约12元/公斤。
非洲猪瘟下,屠宰场严控进场猪源,而大规模猪场猪源较受欢迎。据郑州双汇屠宰场反映,疫情发生后,全国双汇屠宰场开始全面执行养殖场直接供货模式,并对可供货的养殖场资格进行审查,仅限年出栏500头(实际操作仅限出栏1000头以上)且生产管理符合一定要求的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