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水生:去年鸭肉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8% 产值突破千亿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2019)中国白羽肉鸭发展大会上介绍到,根据对22个主产省市区的统计,我国2018年的肉鸭出栏量达到32亿只,总产肉量约为682万吨,总产值达到1049亿元。
“如果将其余省份的大小规模饲养一并统计在内,我国全年肉鸭出栏应该可以达到35-36亿只。”侯水生称。
按品种划分,北京鸭即白羽肉鸭的出栏量占比高达77.60%,约合24.68亿只;麻羽肉鸭和番鸭的出栏量分别为5.31亿只和2.05亿只,占比分别为16.16%和6.24%。
侯水生提供的数据还显示,以上三个肉鸭品种的体重和单价较为悬殊。如白羽肉鸭、麻羽肉鸭和番鸭的体重分别为3.05千克/只、1.75千克/只和2.50千克/只,单价则分别为29元/只、42元/只和60元/只。三者的全净膛率均为76%。
从整个肉类产业来看,鸭肉占到了2018年中国肉类总产量的8.01%,在禽肉中的占比达到34.20%。
侯水生指出,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我国传统的肉鸭饲养条件都太过简陋,不仅生物安全风险大,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亟需解决这些“历史欠账”问题。
他介绍了几种新型的肉鸭饲养模式,包括发酵床/厚垫料饲养模式和多层网上饲养或立体笼养模式。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的饲养效果发现,“网上饲养+发酵床”的模式对于提升料肉比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对致病菌的控制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