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食记AgriPost.CN 综合 如何解决饲用玉米“卡脖子”问题?袁建敏教授向全国政协这样建议

如何解决饲用玉米“卡脖子”问题?袁建敏教授向全国政协这样建议

2020年以来的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让本就处于下行周期的我国畜禽养殖业饱受困扰,近日的俄罗斯-乌克兰冲突预计将使这一形势雪上加霜——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国进口乌克兰玉米823.4万吨,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29%;乌克兰小麦亦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

另据《牧食记》了解,在全国养殖业2021年总计约4.5亿吨的饲料消耗量(全部折算为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的占比接近40%,超过了我国玉米总产量可为畜禽提供饲料的份额(按我国通常年份玉米产量2.6亿吨、60%的玉米作为畜禽饲料计算)。这还是在去年国家大力推进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背景下实现的,此前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用量比例多在50%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袁建敏教授指出,除了玉米,小麦、高粱和大麦等原料都是能量饲料,通常小麦价格/玉米价格<1.3时,饲料企业开始采用小麦替代玉米。而企业具体采用何种原料替代玉米,也会依据市场原料的价格变化而改变。“因此,实施玉米替代方案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不能作为长久方案。”

袁建敏

作为农工党党员的袁建敏在2021年牵头起草了《关于提高玉米利用率 解决玉米“卡脖子”问题的建议》,指出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扩大,饲料需求不断增加,通过加强玉米育种、种植、收储,实现玉米的精准利用是解决我国玉米需求问题的关键。这一建议在当年底被农工党中央作为社情民意采用并上报给了全国政协。

袁建敏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提高玉米的利用率,从而解决我国饲用玉米“卡脖子”的问题:

01 加快推进玉米“粮改饲”,真正满足畜禽需要。

由于玉米一直归口为口粮,其质量标准也是参照的口粮标准,育种上一直将产量作为第一目标。而目前实际上,60%以上的玉米作为饲料用,30%作为工业原料,口粮用玉米不足10%。因此,袁建敏指出,玉米的培育目标应由“粮食改为饲料”,或者根据畜禽对玉米品质的需要,培育专门用于畜禽饲料的品种。

据介绍,国际上已有针对不同畜禽品种的玉米研究,并提出更适合作为蛋鸡或肉鸡饲料的玉米品质要求。“我国也应将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加大针对不同畜禽需求的玉米品种特性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不断改进玉米育种目标。”他称。

02 建立玉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饲料企业根据畜禽需要采购玉米。

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其生物学能值(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是衡量玉米最重要的指标。同时,玉米的利用价值也与其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抗营养因子如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有关,新玉米中还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陈玉米中存在脂质过氧化等问题。但目前行业缺乏精准综合衡量玉米品质的指标体系,饲料企业收购玉米除卫生品质外,仅将容重作为衡量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袁建敏指出,采用容重衡量玉米品质存在很大误区,因不同畜禽消化生理不同,对玉米的品质特性需求也不同,如猪偏好于容重低的粉质玉米,鸡偏重于容重高的胶质玉米。“因此,建议尽快建立玉米生物学能值、概略养分分析值、抗营养因子等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不仅有利于饲料企业选择玉米,也能优化玉米的育种和种植等。”

图片

03 建立玉米专收专储渠道,提高玉米利用率。

目前玉米的种植和收储无法做到区分粉质和胶质玉米,从农户收购来的不同玉米混合一起后,在使用时难以根据玉米养分含量实施精准营养配方。以饲料中的粗蛋白为例,袁建敏教授团队曾经测定过某饲料企业同一天按照相同配方生产的不同批次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结果变异很大,而这种变异在国内蛋鸡、肉鸡饲料生产企业中较为常见。

此外,玉米储存超过2年后会降低使用效果,禽代谢能一年至少降低50Kcal/kg,相当于多存一年损耗1.5%。因此,袁建敏建议,应建立玉米专收专储渠道,根据猪禽对玉米品种要求分别进行收储,进而提高玉米利用率。

04 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玉米的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

据国际上研究,玉米代谢能的最高和最低值可相差580Kcal/kg,占玉米平均代谢能的18%。由是不同地区玉米混用时,难以做到精准配方。如果玉米均一性提高,饲料企业可减少3%-5%的饲料用玉米,大约每年可节约800-1300万吨玉米。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由土地很少的千家万户分散实施,难以做到稳定地评价其营养价值。“因此,建议建立不同畜禽品种适宜的玉米品种种植区,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将有利于饲料企业的采购和品质评价,从而提高对玉米的精准利用。”袁建敏表示。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联络 editor@agripost.cn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https://www.agripost.cn/2022/02/25/how-to-solve-the-problem-of-feeding-corn-jam-professor-yuan-jianmin-suggested-to-the-cppcc-national-committee/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7810309854

邮箱: contact@agripost.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