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营养理论创始人:低蛋白日粮有助于畜禽肠道健康并提高肉质

欧洲知名动物营养学家、“全方位营养”理论创始人Clifford Adams博士表示,低蛋白日粮不仅能够减少氮排放而降低养殖业的环境污染,还有助于畜禽肠道健康,并可通过增加肌间脂来提高肉品质。
在建明中国5月8日-9日于上海举行的2019全方位营养大会上,Adams博士发表了题为“低蛋白日粮带来可持续生产”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与日粮中的其它营养物质相比,氨基酸的需求是固定的,但很多饲料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蛋白状态,生产者为了满足必需氨基酸的需求而不得不用到过量的非必需氨基酸。
有数据表明,饲料中只有50%或更少的氮元素在猪和禽中沉积,反刍动物的平均氮利用率更是低至25%左右。集约化畜禽生产已是造成环境氮污染的重要因素。
以猪日粮为例,Adams博士称,现代养猪生产中一头肉猪从8公斤长到110公斤共需摄入6.3公斤氮,但仅有46%的氮留存于动物体内,而通过使用低蛋白日粮和补充赖氨酸,可将氮的利用率提高到57%。
当然,猪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也不可以一味地降低。一般来说,当降低超过4.4个百分点时,即使有氨基酸补充,动物的生长表现也会受到影响。且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只补充氨基酸,要适当补充完整的蛋白,因完整的蛋白和小肽比起游离氨基酸对蛋白质的合成更有效。
还有研究发现,饲喂普通日粮的猪肉的肌间脂为1.78%,低蛋白日粮则可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6%(增幅为16%)。此外,低蛋白日粮有助于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因饲料中的未消化蛋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且氨气等发酵产物会影响猪体健康。
总之,Adams博士指出,当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同时补充氨基酸,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这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还有助于肠道健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动物自身既维持了良好的生长表现,又改善了其肉品质。
在肉鸡生产中,Adams博士亦介绍到,低蛋白日粮可增加肉鸡的腹部脂肪沉积,如当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从22.5%降到15.3%时,肉鸡的体脂沉积可从146克提升到289克。低蛋白日粮还可降低肉鸡的坏死性肠炎风险,以及减少其水分摄入、改善垫料质量。
Adams博士强调,提高饲料中的氮留存是采用低蛋白日粮的主要目的,不能过于追求降低粗蛋白含量,氨基酸也不能完全替代蛋白。这也正是全方位营养理念的一些具体体现。
其亦提供了提高饲料中的氮留存率的一些解决方案,包括使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消化率,以及使用溶血磷脂来提高低蛋白日粮的营养吸收效率。此外,肠道健康状态会影响氮留存,可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有机酸、植物提取物等来管理畜禽肠道的微生物菌群。
据了解,Adams博士曾在1982年至2007年的25年里负责建明公司在欧洲的研发工作,期间于2001年总结出了“全方位营养”理论,指导了建明的整个研发体系和产品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欧洲无抗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建明中国亦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饲料禁抗、养殖减抗进程的解决方案市场领导者,并从2017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全方位营养大会,分为畜禽论坛和反刍论坛两个同步会场。今年的主题分别是“全方位肠道健康的理论与实践”和“提升奶牛泌乳效率的全方位营养解决方案”,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比利时和韩国的专家奉献了近20场报告,吸引了600多位业界人士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