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食记AgriPost.CN 猪业 农业部答吴德教授“猪周期”无法消除 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

农业部答吴德教授“猪周期”无法消除 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

【时讯】农业部答吴德教授:“猪周期”无法消除 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

农业农村部日前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猪繁殖营养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教授的提案时表示,生猪产业化程度低,饲料、兽药、养殖、加工、运销等相互脱节,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生机制,是导致猪价呈现周期性大幅波动和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下一步,我部将在不干预企业、商家正常市场行为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生猪产业相关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生产和消费的结合度,降低由于生产需求错配导致的波动风险。” 该部称。

农业农村部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肉类生产快速发展,短缺问题基本解决,随之也出现了明显的“猪周期”现象。一方面,价格波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常态,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正常表现;另一方面,猪价大起大落也会给产业稳定发展和居民正常消费带来不利影响。客观地讲,“猪周期”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缓解猪价周期性波动减轻负面影响。

该部还称,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化水平较低,全国约有53%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小散养殖户提供,极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导致生产和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近年来,我部通过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完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支持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生猪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盲目生产的局面逐步改变。2017年,全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6.9%,比2012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了25.1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正在成为生猪市场供应的主力。

不过对于吴德教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提议,农业农村部答复道,“猪粮安天下”,我国目前仍有3000万养猪场户,其中99%以上是年出栏不足500头的小散户,生猪养殖仍是不少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发展养猪业是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暂不宜设置生猪行业准入门槛。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联络 editor@agripost.cn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https://www.agripost.cn/2019/07/10/the-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replied-to-professor-wu-de-that-large-cyclical-fluctuations-in-pig-prices-cannot-be-eliminated-and-encouraged-enterprises-to-extend-the-industrial-chain/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7810309854

邮箱: contact@agripost.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