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猪肉产业的动物疾病预防及缓解”为主题的第七届中美猪业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在中美贸易争端未解及美国政府“停摆”的特殊时刻,两国业界的携手显得尤为珍贵。作为会议的联合主办方,六家协会组织的负责人在开幕致辞中又是如何说的呢?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何嘉德: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特殊的活动,我已经参加了七届。这也是一个独特的交流信息的平台,世界最大的两国养猪行业可以汇聚一堂。事实上,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对话交流,探讨这些话题,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刻,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合作关系正在不断深入。
过去中美两国都在扩产,共同努力使得全球猪肉价格有所松动。而在扩产的同时,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近期又爆发了,这就是不太让人喜欢但还是要讨论的动物疫病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们生产周期的一大重要因素,显然各国养猪业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尽管我们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动物疫病可能会成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一个老话题。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
去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食品、农产品类排在整个成交的第二位。食品和农产品的进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进口企业、成为中国消费者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而这其中除了大豆是我们进口的最大产品,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肉类,肉类当中进口数量最大的就是猪肉。
中国市场开放对于整个中美农业包括猪业合作是一个大的前提。开放要有最大的诚意,从今年1月1号开始的关税下调是我们献给全球出口商的一个新年礼物。
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楼瑞恩:
去年中美农业和贸易关系经历了很多波折,然而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良好迹象,我非常有信心中美双方一定会达成协议,造福两国。中美两国需要解决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分歧,但动物疫病的爆发显然不受政治边界限制。就像是一个外星人入侵一样,地球所有的人有必要合作在一起,消除分歧,解决问题。
今天的活动中本来还有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两位兽医专家,他们最终由于不可控原因未能出席。起初得知消息时感觉非常遗憾,但在我越了解非洲猪瘟的情况后越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现在疫苗的研发还需要花一些时间,肯定要加大努力。与此同时,消除非洲猪瘟并只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政治上的意愿——划拨资源,采取战略性规划,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充分的准备。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
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中美在许多领域互补性非常大,长期合作、加强经贸往来是一个大趋势。具体到农业,尤其在猪业方面,需在原来问题上进一步分析其互补性有哪些方面。定性的东西都有了,但也需要定量,比如我们的饲料原料大豆、玉米的缺口有多大,需要从美国进口的比例是多少。经贸关系出现摩擦可能带来一些波动,可从理论上测算有多大。猪肉产品也一样,政府不算账,双方协会包括企业要算账。
定量可将经贸关系的影响降到最低。下一步在猪业贸易方面,双方机构要算好账,并将相关的数据提供给政府,这样政府在经贸谈判过程中才能就某些事情取得共识甚至达成一致。
美国大豆协会董事芮凯:
1982年美国大豆协会在北京开设办事处,翻开了中美大豆产业链互利合作的历史性一页。自此以来我们在华投资超过1.3亿美元,与中国谷物、生猪、家禽和水产养殖行业以及饲料和大豆加工行业展开了紧密的多层次合作,进行了内容丰富且实用的技术交流和市场推广项目,在中国畜牧养殖和大豆加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对畜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关注,这里不仅包括畜牧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利用,也包括动物饲料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为此美国大豆产业基于总量平衡的原则,建立了可持续性认证体系。这样的努力我们认为会促进大豆价值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知名度,丰富企业产品线。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
中国的肉类工业体系建设在1954年有了中国食品公司以后就开始了,从目前看肉类工业体系在整个大的中国食品体系中相对而言比较健全。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让我们以前可以忽略的小问题,现在看来都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在生产、消费还是贸易上,可能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只是中国人吃肉的问题要自己解决,毕竟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真正满足中国人供给数量的问题。在中国谈食品安全,特别是肉类的安全会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安全,一个是质的安全。我们肯定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但是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保障我们自己肉类产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