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食记AgriPost.CN 猪业 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近百亿 牧原称今年四季度仍有望保持可观盈利

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近百亿 牧原称今年四季度仍有望保持可观盈利

这是牧食记第 695  篇原创首发文章 | 字数~2.3K

牧原股份10月29日晚发布的2024三季报显示,其1-9月实现营业总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亏损18.42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分别为399.09亿元和96.5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8.33%和930.20%。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58.38%,较二季度末下降了3.43个百分点。

牧原1-9月共计出栏生猪5014.4万头(其中商品猪4513.2万头、仔猪460.7万头、种猪40.5万头),同比增长6.67%。其9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略低于13.7元/kg,相较于年初的15.8元/kg,成本降幅已超10%。

牧原股份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在三季报交流电话会上介绍称,饲料价格下降对前三季度成本下降的贡献在50%左右,生产成绩改善和期间费用摊销下降贡献了另外的50%。公司有信心实现年底13元/kg的成本目标。

据透露,2024年9月牧原生猪养殖的全程成活率为84.9%,PSY为28.9,育肥阶段料肉比为2.87,肥猪日增重为783g,断奶到上市校正日增重为655g。

而按照牧原股份2024年6600-7200万头的出栏规划,以及当前低于13.7元/kg的成本,该公司预计四季度其仍可保持可观的盈利水平。

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牧原的生猪养殖产能为808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为331.6万头,“与二季度末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01

提高分红比例

综合考虑2024年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情况,牧原股份决定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31元,分红总额45亿元(含税),占其前三季度净利润的40.06%。

与此同时,牧原公布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修订稿)》,拟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由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调整至40%

王翰斌表示,此举是为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回报广大股东,与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迈进。

其还指出,随着公司经营的逐渐成熟,牧原也正逐渐把重心从以前的投资发展驱动,转变为追求更加合理的价值回报。公司将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及时调整投资者回报方案,不断丰富自身工具库,与投资者共创共享发展成果。

据《牧食记》了解,农牧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均股东分红比例多设定为不少于10%。下游企业中以高分红著称的双汇发展的这一比例目前为30%。

而自上市以来,牧原股份的分红及回购已累计达约170亿元,其中2023年派发股息40.03亿元,占其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左右。

02

屠宰盈利可期

据介绍,牧原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共计屠宰生猪797万头,产能利用率为37%,亏损6.5亿元左右。

王翰斌称,三季度屠宰肉食业务的亏损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该板块的销售运营能力正得到逐步提升,其中毛利率从上半年的-0.7%提高到了三季度的1.3%,同期头均亏损额从98元降到了53元。

​可兹对比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牧原共计屠宰生猪913万头,头均亏损67元。

王翰斌指出,随着行业年底备货季来临,公司今年四季度的屠宰产能利用率预计会有进一步的增长,从而助力肉食业务有着更好的表现。预计2024年全年的屠宰量相较去年将基本持平——该公司去年累计屠宰生猪1326万头。

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补充道,鉴于公司屠宰业务在三季度已明显减亏,乐观来看,该板块在今年11或12月份有望出现单月盈利,“甚至整个四季度实现盈利也是有希望的”。

秦军(资料图)

秦军透露,牧原在明年下半年会有一个年产能为200万头的新屠宰厂投产,公司运营的屠宰产能届时将提高到3100万头。但总体而言,牧原未来几年的新产能投放速度会比较慢,重心仍然是要将现有产能的利用率再往上提,把头均盈利逐步做上去。

03

坚持独立育种

秦军还在电话会上回应了公司育种体系的变化。其表示,牧原现在是走独立育种的这样一个道路,“这个方向肯定是不会变的”。在此过程中会对一些育种指标做出调整,而这些都是公司持续在做的工作。

“大家也注意到我们跟托佩克的一个合作,确实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在育种上的一些动作相比前两年要大一些,我觉得跟公司这两年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秦军称,在高速发展阶段,公司对产仔数、生长速度这些指标是最重视的,因为这是在高猪价阶段实现高利润的一个有效途径。

“而随着猪价回到正常区间,公司也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期,那就需要我们在已经达到的高规模基础上,再去优化一些效率指标,包括现在我们内部在讲的价值育种。”

“就是不光看生产指标,而是更多地通过我们现有的屠宰场去跟踪屠宰后的肉质指标和市场反馈,再倒回来对我们种猪层面的育种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实际上这两年我们都是在做这样一项工作。”秦军指出。

不过其也强调,牧原现有330余万头的能繁母猪,以及100多万头的后备种猪,这是非常大的群体。要在这么大的一个种群基础上去做那种特别大的育种方向的调整,风险是很高的,“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04

明年无需悲观

针对市场普遍弥漫的对于明年春节后猪价行情的悲观情绪,秦军则认为“可能没有那么差”,因为无论是从前期的仔猪生产还是中大猪的存栏来看,市场供需关系没有出现特别大的矛盾,现在的猪价属于正常回落,只不过从三季度的头均利润七八百元跌到了三四百元。

“对于2025年,我们的一个总体判断是大概率还是一个能够获得正常利润的年份。”其指出。

秦军进一步解释称,市场对于春节后的季节性行情低点是有共识的,但对于2025年上半年是不是会重现2024年5月份之前的低迷走势大家存有分歧。而尽管今年三季度以来的行情较好,但能看到全国范围内的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其实恢复得并不是很快,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他认为,在三季度其他宏观经济数据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猪价表现较好,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由于猪肉消费以家庭为主、以鲜肉消费为主,其相比于其他的肉类消费品来说,“底部的水位更高一些”。

“所以以今年的情况来看2025年,我觉得都不用太悲观了。我们也仍然认为2025年是我们可以利用成本的下降、利用猪价的回归来获取重要的现金流,继续修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的一个过程。”秦军表示。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络我们。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联络 editor@agripost.cn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https://www.agripost.cn/2024/10/30/muyuans-q3-net-profit-surges-near-cny-10-billion-expects-strong-earnings-in-q4/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7810309854

邮箱: contact@agripost.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