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尝到数字化管理甜头后,这家东北猪企设定了PSY 35的冲刺目标
黑龙江笨笨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数聚专嘉”后,成功将PSY提升至32.22,并赢得了2024年度“金猪奖”。总经理林荫海表示,经过科学管理和精准数据分析的应用,猪场PSY的提升有了显著效果,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突破PSY 35的目标。除了品种、饲料和环境管理的优化,数字化平台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母猪管理水平。

温氏股份:公司对业务出海尚处于观察和研究阶段
温氏股份近期在上海券商策略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尚处于对海外市场的观察和研究阶段,未来将在时机成熟时考虑扩展国际业务。尽管目前以国内市场为主,温氏仍在关注国际市场机遇,并致力于提高猪肉生产的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温氏在仔猪销售上逐步增加,预计未来将在全球猪肉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长荣农科姚军:持续优化养猪底层逻辑【良种嘉养访谈录】
本文讲述了山西长荣农科董事长姚军如何借助国际视野,构建以“良种+嘉养”为核心的现代化家庭农场模式,并通过嘉吉合作推动精准营养、数字化管理和高效育种,提升养殖效率,抗击行业风险。“红杉项目”和“百万生猪战略”,展示其以技术赋能、数据驱动和价值共生为核心的养猪底层逻辑,致力于打造中国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行业萎缩态势下,是什么让这家饲料酶制剂外企实现逆势增长?
在2024年整体行情低迷、动保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丹尼斯克动物营养与健康实现了销售额逆势增长10%。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超级产品”如爱特康PRIME与PHY的市场表现、本地化策略带来的成本优势,以及升级化的技术服务体系,提升了客户的使用体验和饲料效率。公司正从酶制剂供应商向动物营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持续助力畜牧业增效降本、实现ESG目标。

在读博士创业 总投资3.6亿元的原种猪场项目即将引种投产
1997年出生的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喜堤,联合创办云南昆洲农业科技,打造总投资达3.6亿元的高原智能原种猪场项目,并计划投产引种。该项目采用智能化、大数据、AI算法与基因组育种融合的DeepBLUP系统,旨在提升本土种猪育种效率,突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合作方万家好种猪场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助力基因共享与冻精技术升级,打造西南地区种猪产业高地。

养猪业自己的“MBA”即将迎来首期毕业生,他们都学习了什么?
在2024年猪业深陷周期性低谷的大背景下,由嘉吉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推出的P+学院总裁班,为养猪行业注入全新管理思维。该项目聚焦PSY30+目标,通过“5P”理念(产能、绩效、利润、人才、战略)体系,打造集理论、实战与国际视野于一体的精英培训平台。P+学院还结合国内外标杆企业案例,推动人才赋能、数智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预计到2027年将培养出千余名管理精英。嘉吉以“授人以渔”式战略推动中国猪业破局重生。

牧原股份:今年以来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上
牧原股份在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已超过70%,显示出其经营情况的明显改善。随着销售渠道拓展和内部运营能力的提升,牧原预计2024年屠宰量将继续增加。公司还将在下半年投产一座新的屠宰厂,进一步提升产能。牧原将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加强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增强肉食业务的盈利能力。此外,牧原计划借助港股发行推进全球化战略,扩大海外市场布局。

郑新平:自下而上打造“三位一体”养猪体系【良种嘉养访谈录】
郑新平,福建养猪行业的领军人物,回顾了他自1989年从事养猪以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合作伙伴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郑新平打造了独特的“三位一体”养猪体系,这一体系融合了南星动保、箬溪种猪和嘉吉饲料,为福建及全国的猪场提供健康养殖方案,帮助提高生猪的生产力和抗疫能力。通过优化生物安全性和精准的技术服务,郑新平团队成功应对了非洲猪瘟等挑战,推动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温氏股份:公司养猪业务4月份单月投苗量创历史新高
2025年4月,温氏股份肉猪养殖投苗量创历史新高,疫病防控效果显著,综合成本降至6元/斤。公司通过强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种猪结构和科技创新等手段,持续降本增效,并计划提升能繁母猪性能以增加肉猪出栏量。面对行业转型,温氏股份将更重视体系竞争、持续优化管理和资金安全,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里香惠营:科班团队的专业情怀【良种嘉养访谈录】
福建山里香惠营从家庭农场起步,逐步发展为集养殖、育种、营养与生物安全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集团。创始人蓝惠福凭借其在动保和饲料领域的二十年经验,结合科班出身的管理团队,推动“美美加”三元育种体系的建立,并与嘉吉展开深度营养合作,提升生产性能与猪场安全水平。以及山里香惠营如何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优化饲料策略及未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精品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