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牧食记第 766 篇原创首发文章 | 字数~1.5K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日举行的券商策略会上透露,随着2026年临近,公司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到明年1月底之前都会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明年的生猪出栏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调减,调减幅度将同国家调控政策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新希望方面称,公司在9月中旬参加了最新一轮的企业座谈会,随后在9月下旬上报了上述相关调控目标,近几个月都会在月初、月中向主管部委上报相关监测数据。除了全国层面的座谈会,其在如山东、河北、四川、广西等多个省份也参加了地方层面的座谈会。

“总体感觉,我们认为当前国家对产能调控的决心还是很大的。在9月底头部企业上报了各自后续降产能目标后,也在很严格地监督后续的落实情况。”该公司指出。
其还表示,产能调控是2-3年的中长期政策,旨在引导行业走向稳态经营,使努力的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今后也会持续地影响行业,相信调控一定会见效。”
而对于近期猪价的急跌,新希望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达高位,传导至今形成出栏峰值;二是去年行业防非成效好,母猪与仔猪损失小,生产效率提升,也使前述传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兑现;三是春节后猪价淡季不淡,引发市场对年底猪价的乐观预期,上半年仔猪抢购热情高,二次育肥群体也大量入场。这些都使得当前时段供应集中,市场需消化大量生猪。

但该公司也认为,此次价格下跌并不可怕,因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市场供应总量是相对恒定的,客观存在的过剩必须通过销售端化解。短期集中抛售虽导致价格快速下降,但能加速产能出清。特别是近期11元/kg左右的猪价已使行业陷入全面亏损,无法承受这种亏损的企业或养殖主体将被迫抛售。“对于现金流充裕的规模企业,经过几个月的波动后,长远看更为有利。”
前三季度养猪累计亏损1.8亿元
新希望在券商策略会上还介绍到,公司养猪业务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8亿元,主要是在三季度由于猪价快速下跌亏了2.3亿元。如果同比去年前三季度则为减亏2.7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出栏生猪1248万头,同比略增0.51%。其各个季度的出栏量分别约为419万头、426万头和403万头——公司预计四季度的出栏规模和三季度比也将略微增长。
而尽管在三季度遇到了猪价快速下跌,新希望自身的养殖成本则在继续降低。其运营场线出栏肥猪完全成本在三季度为12.9元/kg,季度环比下降约0.1元/kg。“但这里面也有出栏量环比略减,尤其是7、8月的出栏量较少导致一些费用分摊有所增加的因素,如果看单月的成绩,9月份成本已到了12.7元/kg,10月份更是进一步降至12.5元/kg。”新希望指出。

从养猪成本的构成来看,其主要下降的科目为苗种成本和饲料成本。如其仔猪断奶成本从 2023年的平均350元/头以上,到了2024年的平均290元/头,再到今年上半年的260元/头和三季度的240元/头,更为后续出栏肥猪的成本下降打下了基础。
新希望饲料成本的改善则直接来源于更偏近期的料肉比、成活率的改善。如其三季度的料肉比已降至2.58,较一季度改善了0.1以上,同期育肥成活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至96%。
早年快速扩张后留下的闲置产能较多仍是新希望的一大“硬伤”,为此该公司在逐步加大自育肥投放比例,其自育肥与代养比例已由此前的30:70提升到了三季度的35:65,且自育肥成本与代养成本越来越近,两者效率差异不大。

新希望越南平福猪场于2019年建成
另外对于海外养猪,新希望称虽然目前在越南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但暂不打算扩大规模。“今后在养猪方面如果有富余的人力财力,肯定还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优先做好国内闲置产能的复产扩产,而不是投到海外养猪。”其表示。
据《牧食记》了解,新希望在越南南部的平福省和北部的清化省各投建有一个大型养猪项目,合计年出栏生猪超过50万头。其中平福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接近8亿元人民币,自2019年12月投产以来一直满负荷运营,并有着不错的盈利
牧食记AgriPost.CN 专注中国农牧食品产业原创报道与决策参考;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络我们。
定位为农牧食品企业的第二大脑的“牧食记”由多位具有媒体、市场、咨询等从业背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18年底联合创办,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共生,为国内外猪禽牛(肉蛋奶)全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关传播、品牌营销和决策咨询服务。

